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是由二零二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安墨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一款产品,主要用于骨科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髓核摘除手术的纤维环缝合,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在该产品中,采用了多种独创的技术,比如齿条传动技术、双针缝合技术、自动打结技术等,一举解决了骨科界几十年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是唯一的既可以在直视下也可以在镜下完成纤维环缝合的产品,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无异物残留的缝合器。
该产品自2014年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以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手术近两万例,随访结果表明,纤维环修复后的椎间盘手术复发率已下降至不到1%,且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减少术后瘢痕形成和神经粘连,椎间盘功能恢复良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椎间盘功能,远期疗效优于常规手术。
“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自面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椎间盘突出患者髓核摘除手术后的纤维环切口缝合,该技术的诞生一举解决了骨科界几十年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是唯一的既可以在直视下也可以在镜下完成纤维环缝合的产品,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无异物残留的缝合器。
自产品使用3年多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手术近两万例,随访结果表明,纤维环修复后的椎间盘手术复发率已下降至不到1%,且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减少术后瘢痕形成和神经黏连,椎间盘功能恢复良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椎间盘功能,远期疗效优于常规手术。
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产品获得二类、三类医疗器械认证;目前自有GMP生产车间。
椎间盘突出症是非常常见、多发的骨科疾病,从数据统计看,发病率约10%,仅在中国就有1亿多患者,但大多并不需要手术而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每年需要手术的患者群体在1000万左右。而目前,实际手术量远没有满足患者需求,2017年全国椎间盘手术180万。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融合固定手术,髓核摘除手术。 融合固定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复发少,但术后活动受限,并发症严重。但由于耗材多,收入高,多数医生推荐病人使用。髓核摘除手术,费用低,但由于没有耗材,医生收入少,又容易复发,所以医生用的少。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的技术价值,就恰恰弥补了上述两种手术方式的缺陷,可以消除当前约800万名不选择手术患者的顾虑,可以采用微创髓核摘除加椎间盘修复技术的手术方案,微创手术损伤小,又解决了复发困扰。另一方面,对医院而言,可以大大增加手术数量,提升医院收入,提升科室技术发展。
二零二零公司目前:
※国内几十位专家发表了关于该技术的多篇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文献;
※ 在全国已有三百多家医院参与到关于该椎间盘修复的多中心课题研究中,未来将有大量的有效数据对该产品提供支持;
※ 在全国现已成立五家微创摘除髓核+纤维环缝合修复技术培训中心;
※ 医疗器械业内唯一一家以国产公司完全自主研发并自主引导进行技术推广的企业,在中国骨科界历史上绝无仅有;
※ 全国范围内完成大小超两百场学术推广会议,让无数骨科医生实现了对该技术从不了解到感兴趣,从临床使用到深度认可的转换;
※ 2015年,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
※ 2016年,在近百家创投企业中,鉴于业内良好的口碑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最终选择北极光创投进驻企业A轮融资;
※ 2017年被评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 新型纤维环缝合器荣获2017年度G-MARK全球设计金奖。
※2018年通过GMP体系核查
※2019年取得生产许可证
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
生产经营面积:4000平方米
核心团队:
刘先生,总经理,英国杜伦大学营销学博士,北京安墨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20医疗科技首席运营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医疗健康大数据人力资源开发专委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信息化健康服务分会委员;原“孕小二”创始人兼CEO,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网络事业部总监。
汪先生,创始人,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脊柱微创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发明人,二零二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吕效,技术总监,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原去哪网高级产品经理,恩华药业产品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