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母婴智能喂养系统及产业化

赛区:广东

领域:人工智能与信息

融资金额:200万 转让股份:保密 本轮估值:保密

提交投资意向

项目描述

1 项目简介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喂养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硬件智能配奶机,APP 操作系统,采集和分析系统。其中硬件产品为智能配奶机,主要解决了新生代奶爸奶妈用户冲泡不科学,温度不精准,溶度不合适等调奶难题。其中硬件外观已经申报红点设计奖,已经进入审查阶段。硬件上前置 NTC 控温算法可以将温度误差控制在 1 度。奶粉防潮抽气系统,旋流冲泡结构,防堵塞装置,光耦精准定位系统是本产品硬件核心专利,具备很强的独创性和行业领先性。APP操作系统收集了市面上主流的3000余款奶粉数据库的信息,同时能够准确记录和采集奶粉的数据,能够通过扫描奶粉条形码调节宝宝喝奶浓度配比最精确的奶粉比例。同时能够记录和设置提醒宝宝冲泡比例,另外 app 上包含一键购买奶粉功能,增加奶粉复购率。

2 技术创新性

采集分析系统主要管理用户机器。可以通过大批量的产品使用分析从而对奶粉企业不同品类销售,用户家庭奶粉剩余用量等指标,从而进行奶粉精准营销,实现奶粉物联网化。本系统核心能够为消费者和奶粉企业带来价值,其中在消费端能够一键为新生代父母解决科学喂养的难题。同时奶粉作为一个需要持续消费的必须产品,以往奶粉企业售卖奶粉并不能很好的直达用户端,需要经过漫长的流通环节,无法准确的获得消费者需求信息。本系统为奶粉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让用户和奶粉企业能够更加高效,更加直接的沟通和复购。

3 经济可行性

2016年1月1日,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根据《母婴行业观察》的数据分析,二孩政策后新生人口的数量为1756万人。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调查数据显示日常母乳的喂养率从1998年的67%下降至2015年的27.8%。与此同时,奶粉企业的市场规模也迈过1125亿元,母婴喂养市场成为一个大体量,消费升级强需求的行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提供的配奶流程,冲调一次奶粉其中包含了煮水、调温、取奶粉盒、洗手并干燥、精确量取奶粉、搅拌均匀、试温度、喂奶8个步骤。共需耗时8分钟。而在冲调奶粉的过程中又会带来水温度调节不合适、奶粉取量不合适、洗手不干净、消耗时间过长等用户痛点。 另外根据调查,2016年乳制品企业奶粉板块经营业绩受到不断挑战,遭遇增长困境,其中伊利下滑24%,蒙牛下滑6.92%,贝因美下滑64%, 主要原因都是渠道费用和营销费用激增。 根据易观智库调研报告,88.4%的消费者在哺育过程中有转换品牌需求。

4 团队运营情况

黄先生: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董事长、产品策划,产品研发,商业模式设计,企业融资、拥有策划并研发净水爆款产品AR400机型,(现苏宁国美均有售),单品销售突破1亿元经验。具备大规模传统制造行业供应链以及产业化基础能力。并完成参与全过程从工厂设计,供应链管理,品质管理,环境管理等全过程工作,同时拥有母婴智能喂养系统核心专利10余项。延伸专利50余项。全方面的进行壁垒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