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2018年原煤产量7159万吨,火电装机1400万千瓦。同时,2018年
全市煤矸石和粉煤灰产量分别达到1800万吨和900万吨。虽然淮南煤基固体废弃物作为建材原料已得到广
泛应用,但此类固废中硅铝含量超过80%,尤其是富含高附加值的稀土和贵金属元素,没有得到根本利用
。开展关键稀贵元素分离、富集的示范研究,与现有煤电产业耦合,形成稀土及贵金属富集的二次矿产
资源,推进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助力淮南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百亿产业集聚区建设,落实省政府关于加
快推进淮南煤基固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具体要求。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示范
工艺简单、能耗低、绿色环保的煤基固废稀贵元素和硅铝分离示范技术,为我国稀土及贵金属资源的多
元供给提供现实可靠途径。
1、技术难点
(1)煤基固废中稀贵元素封锁与硅铝结构中,硅铝极强化学键导致常规手段难以使稀贵元素与硅铝彻底
解离。本研究采用流态化技术,在常压、中温(400-800oC)条件下,通过添加廉价助剂,使固体废弃物
中稀贵元素与硅铝彻底解离;针对不同种类煤基固废,选择适宜的操作温度、添加剂种类及其添加量是
本技术的关键核心。
(2) 解离后的固体废弃物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为核心,辅以多种物理增强手段,富集分离稀贵元素
。亚、超临界CO2 温压条件、助剂的选择及添加量、物理增强手段(超声等)的选择和优化是该技术的
关键核心。解决稀贵元素在固废复杂晶相中的价键结构、稀贵元素相间分配及相间传递、硅铝水解碳酸
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影响稀贵元素富集、分离效率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本项目的难点。
2、创新点
(1)提出以流化床中温解构和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主要技术手段,辅以多种物理增强措施,分离富集煤基
固体废弃物中稀土、贵金属以及硅铝元素的一体化工艺流程。该工艺具有流程短、低能耗、低水耗、无
氨氮排放等优点。
(2)基于稀土和贵金属元素在反应过程中的价键特征、相间的分配和传递特征以及硅铝水解碳酸化反应
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研究超临界CO2温压条件、助剂种类、辅助增强手段等对煤基固体废弃物中稀贵
元素分离、富集效率的影响。
(3)基于示范装置试验明确产业化中适宜提取对象、提取效率及影响因素和能耗物流参数。通过全流程
物料平衡及动力学模拟计算,优化反应条件和操作参数,形成技术工艺包。为形成稀土等关键元素二次
矿产资源提供产业化技术保障。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以600MW电站日产1368吨粉煤灰为例,灰中稀土含量按100ppm-300ppm计, 每年运行300天, 富集的稀
土产量可达约40-120 吨/年,稀土矿均价视元素价值高低在10万元/吨或更高,经济效益约在500万元左
右。本项目在处理煤基固废的同时,分离富集稀贵元素,开拓稀贵元素新资源,对我省煤炭企业的技术
创新、矿业城市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淮南东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对矿支护、锚固产品生产加工,煤炭及副产品销售,煤电固废综合利用,劳务输出及采煤沉陷区改造等行业。过去连续三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为淮南市第一大市属国有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成
功开发出全煤矸石烧结砖、全煤矸石陶粒、超细粉煤灰填料等产品。
本项目将以淮南东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安徽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现有的技术力量,组成煤基固废稀贵元素提取、硅铝分离示范项目的主要研发团队。东辰集团统筹负责项目总体安排,同时提供粉煤灰、煤矸石、煤泥等原料样品,完成示范装置选址和设备制造和安装,协助调试及提供相关试验辅助。技术支撑和相关评价分别为安徽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的主要任务。安徽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中试设计方案、装置设计、技术经济评价和技术工艺包等工作;安徽理工大学完成典样品采集、评估、工艺固废环评等工作。东辰集团与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将分别履行项目任务内容、加强互助合作、保持密切联系、确保顺利完成本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