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俊智能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金320万,主要经营智能建筑装备及软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针对建筑施工及周边耗材研制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及设备。公司拥有专业级研发团队,注重智能控制、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开发利用,已成功完成了多项机器人视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公司拥有的研发实力和关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区域技术改革创新,推动现代PD(position detection)技术的不断发展,开辟建筑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新道路。
智能装饰机器人的研制是建筑行业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传统的内墙施工方式需要借助大量人力,工作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施工质量有待提高。智能装饰机器人每个班次代替工人100人左右,节约成本5万元左右,满足墙面验收标准的前提下,缩短了施工周期,为建筑行业实现自动化开辟了新道路。
智能装饰机器人是一款基于无极调速控压控流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的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建筑室内装饰行业。该设备主要承担建筑物内墙表面及顶棚的预处理、涂料喷涂、腻子涂刮等施工工作。
其机械设计巧妙。设备底部采用履带与回转齿轮配合设计,在灵活移动的同时,可以全向自由转动,自由在楼房等狭小空间穿梭。整机结构设计紧凑、灵活。
先进控制系统,整机控制主要采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进行,辅助以高速DSP(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与构建。
准确的运算方式。设备控制系统对距离传感器,液压系统相参数,整机运动姿态进行数字量化采集,同时通过高速DSP进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算法的模式训练,得出预测模型。
全面的测量系统,整机采用远红外广电传感器,超声波距离采集器,电感式金属侦测器,配套16位精度AD-DA数据模块、高速脉冲旋转编码器等传感器感知设备姿态,测量设备位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保护。
创新的液压系统。设备采用变频液压切分式无极调速控压控流技术,通过应用变频调速电动机通过控制器与定量泵组成动力源,压力与流量均通过改变电机转速进行控制。
项目产品技术性能比较优势:
经过多次现场试验验证,智能装饰机器人进行的刮腻子施工立面垂直度在3mm以内,表面平整度达到3mm,阴阳角垂直在4mm以内,整体优秀率在90-95%以上,合格率在99.5%以上,超差率在0.05%以下;智能装饰机器人进行的刮腻子施工质量标准高与人工的施工标准,且施工质量稳定。同时,可节约3-5名刮腻子工人,施工速度提高40%。智能装饰机器人的喷涂工艺标准可以做到平整、光洁,颜色一致,喷涂均匀,平直偏差小于1mm,无明显喷涂遗留痕迹,与人工喷涂质量相同。施工效率是人工的1倍以上,可节约2-3名喷涂工人。智能装饰机器人的打磨工艺经验证,施工质量明显高于人工施工质量,打磨质量规范有序,质量稳定;施工效率是人工的2倍以上,可代替2-3名施工工人。综上所述,智能装饰机器人可综合代替10-15名技术工人,经济效益明显,市场潜力巨大。
创业团队带头人李先生,俄罗斯国际工程院院士,1944年6月生于长春市。1962年考入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水力机械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国家天水风动工具研究所工作,因业绩突出,逐步提为技术员、助工、主任设计师,并在1976年荣升为厂第一批工程师。1986年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凿岩机械研究所任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流体传动与控制、液压冲击系统、机械结构与材料学、智能控制等。由于在促进中俄科技合作方面所作的贡献,2004年当选为俄罗斯国际工程院院士。早年参与了俄罗斯“火星勘探取样器”和用于朝鲜军事防卫硐室开挖钻机的设计工作。在机械设备控制领域里几十年的潜心研究,使李砚耕院士在装备设计、机械电子与液压气动、机器人设计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众多国际级的研究成果。
李院士长期致力于智能装备设计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并在成果产业转化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部分研究内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为中国地质大学研究员,曾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其研发的系列装备获得了省部级奖励十余项,并牵头起草了相应的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