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发明的磁浮列车。这是一种世界上还没有的永磁磁浮列车。
这种永磁磁浮列车被取名为MAS 制磁浮列车。MAS 是取自Magnetic Array Suspension 的字头,意思是磁阵列悬浮。这种永磁磁浮列车有两大创新点:
1) 零能耗的特大浮力的悬浮系统。
2) 不接触的高效的推进系统。
1、结构简单。由于本磁浮列车是永磁被动悬浮,磁啮轮推进,机械导向,故结构简单。2、运行可靠。因是被动悬浮,不需要控制系统,可长时间无故障运行。3,悬浮力大。可以承载几百吨甚至数千吨重的旋转体(已设计了1000 吨浮力的永磁磁浮轴承)。4、运行可靠,寿命长。磁浮轴承无磨损,其寿命几乎是无限的;机械轴承因受力很小(理论上是零),故寿命可超过 20 年。而且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换机械轴承。5、造价低。无精密部件,故造价低。样机悬浮力约 4000牛顿(400 千克力),每台试制价约 2000多元。折合每吨浮力造价5000 多元。6、用途广。既可以高速(超过每分钟10万转)运行,也可以用于大转轴(直径数米)低速运行。具体说,可用于飞轮储能,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高速离心机,大型水轮发电机(可以悬浮几千吨的水轮发电机),高层建筑的旋转餐厅,宾馆的旋转门,甚至旋转餐桌等。7、浮力刚度大。即加上大负载后,轴的轴向窜动很小。8、其他优点:不需要润滑,噪音低等。
建造磁浮列车线不但可以节约旅客时间,缓解交通压力,而且可使直径 500千米的一片区域在一小时的路程之内;建造磁浮列车线还可提升当地的科技水平,提高当地的知名度,提升当地的地价;建造磁浮列车线还可带动一个很大的产业链。这对当地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发明人魏**:
1953—1959 上海市上海中学 1959—1965 北京大学物理系 6 年制本科 1965—1968 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导师黄昆和赵广增 1971—1976 江西电子仪器厂技术员 1976—1988 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任课题组长 10 年 1982.10—1984.11 赴前西德尤利希核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两年余
1988— 上海师范大学实验中心